很多人覺得美國的耐候性試驗是從(cong) 越南戰爭(zheng) 之後才出現的,早也應該是從(cong) 二戰開始,其實美國的耐候性試驗還要更早一些,在一戰的時候就出現了。
鏽跡斑斑的坦克
從(cong) 1916年開始,美國材料試驗協會(hui) (ASTM)就將260種鋼試樣在農(nong) 村、海岸、工業(ye) 汙染地區進行了長期的暴露實驗。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hui) 標誌
暴露在空氣中生鏽的鋼筋
從(cong) 1920年開始美國材料試驗協會(hui) 在全國95種土壤中建立了128個(ge) 試驗點,埋藏各種材料333種,曆時45年,製定了美國土壤腐蝕分級標準。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數據庫,出版了腐蝕手冊(ce) ,並製定了大量的生產(chan) 設計係列的標準和規範。
腐蝕手冊(ce)
為(wei) 了研究各種元素的影響,美國USS公司對3000多種低合金鋼進行了長期暴露試驗並在1933年成功研製了作為(wei) 耐候性低合金鋼而著稱的Corten鋼(考登鋼)。這應該可以算早的以研發為(wei) 目的的耐候性試驗,也許稱之為(wei) 美國耐候試驗起源也不為(wei) 過。
國內(nei) 生產(chan) 的Corten鋼(考登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