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額定動作電流值設置不合理
(1)末級漏保額定動作電流值設置過大。末級漏保額定動作電流超過了30mA或者是超過用電設備額定電流兩(liang) 倍以上,或是選用了帶延時型的漏電保護器,由於(yu) 末級漏保額定動作電流的提高或保護靈敏度的下降,發生漏電故障時,末級漏保沒有動作而導致上級漏電保護器動作。末級漏保的額定動作電流值一般農(nong) 村客戶宜選擇15mA,對大用戶可選擇30mA。
(2)總漏保額定動作電流設置偏小。漏電保護裝置的動作電流選擇得越低,當然可以提高開關(guan) 的靈敏度。然而,任何供電回路和用電設備,絕緣電阻不可能無窮大,當有電壓作用於(yu) 線路和設備上時,總會(hui) 有一定的正常泄漏電流存在,而農(nong) 村低壓電網的絕緣水平較低,正常泄漏電流較大,所以總漏電保護器額定動作電流必須大於(yu) 保護範圍內(nei) 的大故障漏電電流與(yu) 正常泄漏電流值之和。如果設置總漏保額定動作電流時隻考慮了線路的故障漏電流,而沒有考慮總漏保後的配電線路上的正常泄漏電流,當發生漏電故障時,就會(hui) 導致總漏保越級跳閘。因此,農(nong) 村配電網中裝置漏電保護時,應考慮到這點。一般而言,為(wei) 了保護電網可靠運行,保證多級保護的選擇性,一般上級漏電保護的額定動作電流選擇為(wei) 下級額定動作電流的兩(liang) 倍左右。總路保護和支路保護的額定動作電流值應通過實際測量來取得線路或設備的對地泄漏電流值,支路保護投切大動作值不超過60mA,總路保護投切大動作值不超過150mA,總漏保應帶有0.2s的延時,這樣可提高漏電保護範圍內(nei) 末級和其上一級漏電保護器動作的選擇性。
2.在保護範圍內(nei) 未形成有效的“三級”漏電保護體(ti) 係
(1)漏電保護器布局不合理。由於(yu) 農(nong) 村低壓照明線路亂(luan) 拉亂(luan) 掛現象比較多、導線絕緣不好經常漏電,農(nong) 忙季節收割機、抽水泵、小電焊機等隨機使用性比較強,容易造成接地,並且沒有經過漏電保護器等原因,再加上在安裝中沒有按照實際情況對漏電保護器進行合理布局,未形成有效“三級”漏電保護體(ti) 係,造成了總漏電保護器頻繁跳閘,停電範圍較大。對於(yu) 這些情況要根據農(nong) 村配網的實際情況對漏電保護器進行合理布置。在一些供電範圍比較大配變器台區,需要將整個(ge) 配變台區按地理範圍或線路走向劃分為(wei) 若幹個(ge) 小的漏電保護範圍,在每個(ge) 保護範圍內(nei) 形成二級漏電保護,這樣可以提高每個(ge) 保護範圍內(nei) 二或三級漏電保護的保護靈敏度,提高保護範圍內(nei) 故障漏電時的二或三級漏電保護器的動作率,減少總漏電保護器跳閘。這樣配變台區總漏電保護器,可主要做為(wei) 用電現場防止火災隱患和電氣短路的總保護,兼做每個(ge) 小的漏電保護範圍的後備保護,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可選擇延時0.2—0.3s,可極大地減少浪湧電壓、電流、電磁幹擾對總漏保的影響,提高總漏保動作的選擇性和可靠性。隻有加強對二級漏電保護器的管理,使每個(ge) 漏電保護範圍內(nei) 的二級漏電保護處於(yu) 有效保護狀態,才能大大地減少農(nong) 村總漏電保護器的頻繁跳閘機率。
(2)用戶私自將漏電保護器退出運行。末級漏電保護器是客戶用電設備的主保護,如果末級漏電保護器不裝、損壞或選型不當,將可能導致上級漏電保護器頻繁跳閘。末級漏電保護器安裝在每家每戶,由用戶自行管理,是防止人身電擊,監察用戶戶內(nei) 線路絕緣而設定的。由於(yu) 用戶末端漏電保護器的安裝投運與(yu) 否,用電管理人員無法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用戶因自家的電器漏電、線路老化、私拉亂(luan) 接漏電,致使末端漏電保護頻繁動作,用戶無法正常用電,因而私自把末端保護退出甚至拆除,造成二級保護經常跳閘,影響了更多的居民用電。為(wei) 了減少二級保護頻繁跳閘,用戶隻能再將二級保護解除。這樣二、三級保護不起作用,當由一家或幾家線路或用電器漏電達到一級保護器動作值時,整個(ge) 台區就無選擇地頻繁動作跳閘。隻有在每個(ge) 保護範圍內(nei) 形成有效的二或三級漏電保護模式,才能有效地減少總漏保的頻繁跳閘。
3.漏電保護器接線問題
(1)漏電保護器接線不規範,安裝時中性線未引人漏電保護器或雖引入但虛接,致使漏電保護器控製回路無而拒動。一旦發生漏電事故,就會(hui) 引起上級漏電保護器動作。
(2)中性線斷線或接觸不良、似接非接,致使中點電位偏移零電位,增加了中性線漏電和引發其他故障的幾率,導致漏電保護器無規律跳閘,故障難找。
(3)漏電保護器在安裝時各接線端子螺絲(si) 未緊固,時間一長,接線端子就會(hui) 發生發熱、氧化,使電線絕緣層被燒焦,造成線路欠壓,使漏電保護器跳閘。遇到這種情況,隻要緊固或換掉接線端子就可恢複正常用電。
(4)中性線重複接地。所謂重複接地就是中性線穿過漏電保護器後,同其他漏電保護器的中性線或與(yu) 其他沒有裝設漏電保護器的中性線連在一起。當中性線重複接地時,在正常工作情況下,工作電流不會(hui) 全部從(cong) 零線返回,有一部分經重複接地回到電源中性點,在電流中會(hui) 出現不平衡電流,當不平衡電流達到漏電保護器額定動作電流時,漏電保護器就會(hui) 跳閘;當發生故障漏電時,保護線上的漏電電流也可能穿過的中性線回到電源中性點,抵消了互感器的漏電電流,使互感器檢測不到故障漏電電流,導致漏電保護器拒絕動作。
(5)漏電保護器後麵的工作中性線(N)與(yu) 保護線(PE)合並在一起。如果二者合並在一起,當發生漏電故障或人體(ti) 觸電時,漏電電流經電流互感器回流,也會(hui) 使互感器檢測不到故障漏電電流,造成漏電保護器拒絕動作。
4.用電設備及用電線路故障漏電
農(nong) 村低壓電網的用電設備使用環境比較惡劣,保養(yang) 、維修也很有限,質量參差不齊,絕緣有好有壞,有些設備漏電流比較大,如:單向開關(guan) 誤接在零線上,使燈頭長期帶電;外殼的保護接地或接零線斷開;開啟式負荷開關(guan) (膠蓋閘)、燈頭及插座的絕緣護罩、護蓋失落或破碎等。用電線路也是如此,如:低壓架空線過低,對地高度、與(yu) 建築物的距離不符合規程要求;用廢鋁線或鐵絲(si) 作電線;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未接地或接地不良;用絕緣層破損或老化的電線作進戶線或插板線;廣播線與(yu) 線安裝距離不符合要求造成相互搭連接地;接戶線、引出線絕緣老化或破損;電杆拉線鏽蝕,導線斷股及接頭老化,線路瓷瓶破損等。上述現象均會(hui) 造成漏電保護器跳閘,如果末級漏電保護器損壞或將末級漏電保護器退出,將造成上級漏電保護器的頻繁跳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