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18新利lucky登录網站!
谘詢熱線

15651013786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光固化3D打印中後固化的影響和應用_上海長肯供

光固化3D打印中後固化的影響和應用_上海長肯供

更新時間:2018-09-12   |  點擊率:2195

光固化3D打印中後固化的影響和應用

SLA技術是采用一束紫外線的激光來照射放在物料池中的光敏樹脂,將其逐步從(cong) 液體(ti) 轉變為(wei) 固體(ti) 從(cong) 而累積得到zui終成品。由於(yu) 這個(ge) 固化的過程需要同時兼顧材料本身的性能,以及分批固化層之間的結合力,因此這種固化通常並不十分*和*。所以,對於(yu) SLA的打印技術通常都需要有一個(ge) 後固化來使材料得到*固化,並提高材料的物理機械性能。這種後固化技術,通常包括紫外照射、微波輻射和加熱。

所使用的紫外線激光,其能量呈現高斯分布,因此其所得到的固化產(chan) 品微觀上也就呈現了子彈頭的形狀,具有一定的穿透度(Cd)和厚度(Lw)(如圖2所示)。對於(yu) Cd和Lw的確定,會(hui) 影響到固化時激光掃描的幅度,以及料池升降的高度,同時也會(hui) 對後續的材料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由於(yu) 每次掃描固化所得到材料的拋物線形狀,多次掃描之後所得到的固化材料就存在微觀上的差別,有的部分可能存在固化不*的情況,而有的部分則存在過度固化的情況。未固化的部分由於(yu) 後續會(hui) 存在收縮的情況,而且不同固化程度的部分收縮率還不同,因此這會(hui) 對後續的加工處理會(hui) 造成很大的負麵影響。

另外一種晚於(yu) SLA技術的3D打印技術,DLP(Digital Light Projection Stereolithography)是對SLA技術的一種改進。不同於(yu) SLA采用激光光速來固化的是,DLP是采用一個(ge) 具有一定形狀的平麵光來對液體(ti) 樹脂進行光固化,從(cong) 而減少了SLA技術中存在的不同掃描線之間的性能差別。雖然問題得到了減輕,但DLP仍然存在不同固化層之間的性能差別。
為(wei) 了消除在SLA和DLP固化過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固化程度所造成的性能不均一、尺寸穩定性差、尺寸精度差,以及後續會(hui) 出現的性能改變的情況,後固化(Post Curing)就變得特別重要。
采用紫外光來對成型後的材料進行後固化,由於(yu) 穿透能力有限,會(hui) 形成表麵數百微米的*固化層,但內(nei) 部仍然固化不夠的情況。而熱固化的後固化方法,則可以很好地解決(jue) 這一問題。
美國愛荷華大學的Brian Green等人,采用不同熱引發劑,以三硫代碳酸鹽作為(wei) 鏈轉移劑,采用不同的熱後固化工藝,對改善DLP 3D打印材料的各向性能異性進行了研究。
研究中所采用的材料有,乙氧化jiwusichun四丙烯酸酯(40wt%),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Ebecryl 8210(40wt%),單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Genomer 1122(20wt%),光引發劑TPO(1.0wt%)和UV阻隔劑Mayzo OB+(0.16%)。所采用的熱引發劑是AIBN(0.4-1.0 wt%)。進行熱後固化的時間為(wei) 1小時,溫度分別為(wei) 65°C,90°C,115°C,或140°C。
在3D打印的光固化過程中,由於(yu) 材料對光的吸收所造成的光穿透力的減弱,導致越深層的材料固化程度越差。從(cong) 圖4可以看出,在掃描電鏡下材料存在明顯的不均勻性,而且在邊緣呈現明顯的鋸齒狀。

采用不同方向打印製作的啞鈴測試樣,未經過UV後固化,以及經過50mW/cm2後固化10分鍾之後的應力應變曲線如圖5所示。從(cong) 圖中可以看出UV後固化對於(yu) 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水平打印材料的性能遠遠好於(yu) 垂直方向打印材料的性能,這是由於(yu) 對於(yu) 垂直打印的材料每50微米就可能有更多的應力缺陷點,從(cong) 而導致其機械性能大大降低。經過UV後固化之後,材料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水平打印和垂直打印材料之間的差距也縮小了。

AIBN作為(wei) 熱引發劑在101°C的熱半衰期為(wei) 6分鍾,因此對於(yu) 後固化的溫度選擇了60°C到140°C。從(cong) 圖6結果可以看出,0.4%用量AIBN在不同溫度下的性能改變不大,說明這個(ge) 用量還不足以對材料的性能形成大的影響。而當用量到1%時,熱後固化對性能的影響在不同溫度下就表現出較大的差別。

將溫度和AIBN濃度分別作為(wei) 橫軸和縱軸,得到的對模量和剛性的響應平麵圖可以看出,濃度和溫度都是zui高的情況下,所得到的模量zui高(圖7,左圖)。而無論什麽(me) AIBN濃度,在140°C下的剛性都是zui高的(圖7,右圖)。對於(yu) 低濃度下的高剛性是因為(wei) 其伸長更大,而高濃度下的高剛性是因為(wei) 其模量更高。
基於(yu) 上麵的試驗,可以知道,1.0wt%的AIBN和在140°C下熱後固化1小時對於(yu) 丙烯酸酯轉化率的影響zui大,因為(wei) 其模量的增加zui大。

為(wei) 了進一步研究UV後固化以及熱後固化對材料的影響,對添加和未添加AIBN(1wt%)的材料均首先進行了光固化,然後進行熱固化,所得到的應力應變曲線如圖8所示。從(cong) 圖中可以看出,對於(yu) 水平打印的材料,是否添加AIBN影響不是很大。而對於(yu) 垂直打印的材料,是否添加AIBN影響就要大得多。而且即使添加了AIBN的垂直打印材料,其兩(liang) 次後固化之後的性能表現仍然弱於(yu) 水平打印的材料。這說明,AIBN的添加可以有效地降低3D打印材料的各向異性,但這種各向異性仍然存在。這種表現,有可能和前麵描述的垂直打印材料所存在的鋸齒結構有關(guan) 。

從(cong) 上述工作中我們(men) 可以看出,由於(yu) 3D打印是采用點光源或麵光源來逐點或逐麵進行固化,而光本身由於(yu) 穿透能力問題隨著材料的深度會(hui) 變弱,固化能力也會(hui) 降低,這導致3D打印材料內(nei) 部結構上存在各向異性。通過UV後固化可以對這種各向異性略有改善,但十分有限。采用熱後固化的方法,可以使各向異性得到很大改善。采用1.0wt%的AIBN在140°C條件下進行後固化對於(yu) 模量的改善幫助zui大。但同樣後固化條件下,水平打印和垂直打印條件下的材料模量仍然存在15%的差距,這說明各向異性仍然存在。為(wei) 了*消除3D打印材料的各向異性,還有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工作需要進行。